学习心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心得

感悟治水力量 启发灌区方向 -----学习《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先银

发布时间:2024-12-30 点击: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灌区管理的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的科学性,尤其是节水优先方针,是针对我国国情水情作出的重要选择。

节水的科学本质就是在保证同样服务目标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寻求不同的替代路径和措施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节水这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这三把锁,不仅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

推动节水优先,涉及三个层次:一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优先考虑节水因素,量水而行。二是将节水作为保障国家和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优先路径,节水要优先于其他开源措施,特别是优先于外流域调水措施。三是将节水置于水利工作的优先位置,在资金、政策、人员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理顺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外调水等多种水源的价格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节水的水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全民全产业和全过程科学节水。

国家水网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构想,通过完善水网实现国家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科学调度,应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开展水网科学调控,要做好七个均衡,即水量供需均衡、水土空间均衡、利用效率均衡、发展机会均衡、调控成本均衡、系统风险均衡和承载能力均衡。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水资源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水循环正在剧烈演变,北方流域面临严峻的水资源衰减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方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水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相互交织,部分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呈现趋多、趋强、趋广态势,我国水旱灾害的极端性、反常性、重发性凸显。在此背景下,要从科学原理层面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学基础理论,要加强流域水循环机理研究,要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治水效能,还要加强跨领域的交叉合作,水利工作任重道远。

面向未来,灌区作为水利的主力军,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贯彻习总书记治水论述,一要抢抓工程建设黄金期,加快灌区现代化建设。加快灌区十四五续建现代化改造20242025年度工程建设,谋划好项目前期工作,立足管用、实用、好用致力于用好完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灌区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二要持续推进灌区管理标准化。争创国家级标准化水管单位。推进工程划边定界,根治四乱”。末级渠系实行一灌区一策,协调建立以用水户合作组织为重点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末级渠系管理体制,落实管理最后“一公里”。三要立足主业全力抗旱战汛,及时维养设施设备,备足防汛物资,强化责任,落实好各项防汛抗旱措施,服务好灌区灌溉,实现灌区安全度汛,以灌区优势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四要推进灌区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和运维经费保障机制,着力实现灌区工程规范管护、良性运行。开展灌区结余水量水资源论证技术攻关,积极探索水权交易,充分发挥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和作用。持续强化农业节水供水管理,严格执行灌区取水许可制度,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加快落实灌区用水权初始分配,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先银

 

 

主办单位: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Copyright ?2019 Powerde by 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阳市建设中路20号 备案号:豫ICP备16022262号-1 技术支持:创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