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导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推荐导读

水清渠畅润良田

发布时间:2025-03-21 点击:

下载.png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怡然

春时短,农事不可缓。2月18日,雨水时节,在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方城县博望镇鸭东干渠六支渠,工人正在加紧进行衬砌工程施工,以提升灌区输水能力和效率,保障粮食生产与农业产业用水需求。

  鸭河口灌区地处南阳盆地唐河、白河之间,北依伏牛、南接荆楚,由鸭河口水库引水灌溉而得名,是以农田灌溉、防汛、除涝、生态供水为主要功能的大(Ⅰ)型灌区。 鸭河口灌区建有白桐、鸭东主干渠2条86公里,分干渠8条200公里,支渠118条693公里,分支渠(引水渠)28条122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38万亩,现有有效灌溉面积175万亩,是河南省最大的水库自流灌区。自1970年春开灌,50多年来累计灌溉引水180.6亿立方米,灌区以占南阳市1/6的耕地,生产了全市1/4的粮食。

  自南阳市鸭河口水库大坝沿白河下行19公里,就是白河大占头拦河闸工程,这里既是鸭河口灌区白桐干渠渠首的关键性引水工程,又是白河流经南阳市区段的重要防洪调蓄工程。

  “为应对去冬今春的小麦旱情,鸭河口灌区从去年12月6日开始放水,至今年1月23日8时结束,累计供水596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57.8万亩,其中小麦55.1万亩,蔬菜2.7万亩。”在白河大占头拦河闸左侧的白桐干渠渠首进水闸处,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用水调度与信息保障科副科长张智颖向记者介绍。

  在新野县五星镇孟渠枢纽工程建设现场,记者看到节制闸主体建筑已完工,只待设备进场装机调试,工人正在对渠道两侧的护坡进行硬化。新野县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工程股股长王华平告诉记者:“我们通过退水渠将分干渠与五星镇境内的溧河连通,再将河水由溧河引入孟渠,在这里建设节制闸进行调蓄,让灌区的水惠泽下游更多的农田。”

  跨越历史的长河,从唐白河“古灌区”到新时代的“鸭河口”,治水兴水历来是这片土地上的头等大事。1998年,鸭河口灌区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启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至2020年累计投资11亿元,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灌溉、防汛、除涝三大功能体系。

  2021年起,鸭河口灌区开启现代化灌区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鸭河口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获批总投资5.2亿元,其中2024年度工程总投资1.5亿元。目前,鸭河口灌区已建成省一级标准化管理工程。

  在保障工程运行的同时,鸭河口灌区不断完善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建设,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同步启动。

  “这是‘十四五’期间灌区配套建设的测流桥、雷达水位计、雷达流量计,通过这些智能设备灌区实现了灌溉水量数据化、实时运行可视化、指挥调度智能化,为灌区精细管理、农业供水精准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白桐干渠郑营节制闸,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科科长王雒介绍。

  鸭河口灌区持续推进灌区续建改造与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强化建管并重、加快灌区推动“人工管理”向“智慧管控”转变,以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节水“蝶变”。

  鸭河口灌区内干渠直开口实现100%在线计量监测,分干、支渠工程计量率达70%以上,实现了自动监测、少人值守、旱情预警、需水分析,智能调度。同时利用配水模型功能生成预报数据,用以指导调配水工作,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目前灌区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145立方米,年新增节水能力近9000万立方米。

  如今,鸭河口灌区以丰沛的水资源、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和科学有效的配置措施,有力保障了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了区域内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鸭河口灌区先后获得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水利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和谐企事业单位先进集体、大型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将继续扎实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记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以争做‘全省先进、全国一流’为目标,坚定走好以生态、节水、智慧为导向的现代化灌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德武说。

主办单位: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Copyright ?2019 Powerde by 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阳市建设中路20号 备案号:豫ICP备16022262号-1 技术支持:创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