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主责 倾力决战抗旱
——南阳鸭河口灌区全力做好抗旱保灌稳产工作
旱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今年3月以来,鸭河口灌区遭遇严峻旱情挑战,灌区平均降水量8.6毫米,较常年同期减少80%,且近期高温持续,农作物土壤失墒加剧,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小麦形成严峻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保障能力,南阳市鸭灌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科学调度、精准施策,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打响抗旱保粮攻坚战。
科学调度,下好抗旱“先手棋”。面对旱情,鸭河口灌区时刻保持“迎战”状态,密切关注墒情测报,实时捕捉旱情发展动态,主动对接灌区用水需求,优化调整灌溉供用水计划。4月7日,根据旱情初步申请白桐干渠计划9日引水22m³/s,为宛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官庄工区及时供水;9日,随着旱情持续加剧,灌区申请增加引水至63m³/s,至11日,白桐干渠达到48m³/s,鸭东干渠15m³/s,至此,灌区全面开启引水抗旱。17日,根据抗旱需水实际情况,鸭东干渠达到18m³/s,灌区进入抗旱高峰;至18日,鸭河口灌区引水4447.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7.8万亩。
深入一线,搭好服务“连心桥”。为切实提高灌溉供水服务能力,灌区上下联动,市、县工作人员主动下沉一线,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抗旱工作。4月15日至16日,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组织相关科室、站负责人组成抗旱调研队,深入宛城、新野、唐河、方城、社旗等灌区县区,实地查看渠道运行状况、土壤墒情、田间灌溉情况和作物长势变化,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了群众需求,倾力解决灌溉难题。
精准预判,织密保供“安全网”。抗旱情,保丰收。鸭河口灌区将持续密切关注旱情,统筹上下游、腹心地带与渠系末梢,精准研判灌区需水量变化趋势,动态优化灌溉供水方案和措施,确保抗旱水源“供得上、供得好”,做到应灌尽灌、水尽其用,充分发挥灌区“压舱石”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筑牢抗旱屏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夏粮稳产丰收提供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