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常务副厅长李孟顺一行莅临鸭河口灌区指导工作
8月8日,由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李孟顺带队,厅农水处、农水技术指导站和3个厅直、8个地市部分大型灌区管理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赴湖北考察团,一行19人,在圆满完成外出考察任务后抵达南阳,检查指导鸭河口灌区工作。
李厅长一行在宛期间,组织召开座谈会议总结考察学习情况;并在市水利局党委书记李守强,副局长李金栓、张晌,纪委书记张秀杰和市鸭灌局局长孙跃星等领导的陪同下,先后视察了白桐干渠续建节水改造工程和干七支农民用水者协会及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区。看后,李厅长十分满意,对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几年,鸭灌在治水新思路指引下,善于谋划,工作超前,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无论从工程建设、灌区管理、内部改革以及渠道绿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成绩,走在了全省灌区的前列。这充分体现了鸭灌局领导班子是团结的班子、务实的班子;是一个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很强的班子。
座谈时,李厅长对当前灌区工作所面临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他指出:灌区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灌区的发展是坎坷的,前期在很多方面遇到了困难,一个时期内基本上是为生存而战,在贫困线上挣扎。随着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关键是要加快发展。如何发展,当务之急必须解决好一直困扰我们的三大问题:一是投入机制不完善;二是管养体制十分不健全;三是从领导到同志、从灌区到群众,完整的系统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在这些方面湖北省部分地市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宜昌市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末级渠系改造;并把斗渠以下工程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基层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斗渠以下工程无人管的问题。随州市对斗渠以下工程使用权,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为权证,实行承包到农户,一定20年不变,有力地加强了末级渠系管理。这些都体现出了湖北从省、市、县、乡到农户,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各级共同投入、建设、管理灌区的完整机制。
借鉴湖北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结合河南实际,李厅长就大型灌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意见。他说:加快灌区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作用,广泛调动农民群众投入灌区、管理灌区的积极性,整合农水各项资金,集中投入,在充分规划的基础上抓局部五级渠系的完善,以点带面,推动灌区工作全面系统规范发展,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具体工作上,李厅长要求:加强研究,采取措施,着力推进“五化”。(一)灌区投入要多元化。研究建立灌区支渠以上工程以国家为主,斗渠以下以县乡和群众为主的系统投入机制,加快灌区配套建设。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以市县为单位,试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末级渠系改造进行投入。下步干支渠的投资省里要考虑向哪些投入积极性高的地市倾斜,坚持以万亩为单元,协调推进五级渠系系统配套。(二)灌区的建设要标准化。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工程建设。(三)灌区的管养要系统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的管理模式,解决好末级渠系工程无人管的问题,着力形成支渠以上灌区专业管理机构管、斗渠以下三级渠道协会或群众管的完整管护系统。(四)灌区的理念要创新化。湖北水利在全国占有位次,关键是坚持了改革创新,敢于创新、不等不靠不要。灌区工作要做好,就应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创新机制,解决灌区工作中的难题。要积极探索主干渠管理的园林化,充分发挥灌区的水土资源优势,在定边划界的管护范围内植树、种花、发展苗圃,高标准建设绿化带;特别是干渠检查道较宽的地方,完全可以与县乡道路建设相结合,修建水泥路面、沥青路面,这样围绕整个工程既实现了美化、也可收益;相应管理水平势必上一个新台阶。(五)灌区要追求效益化。水是资源,是不可多得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工业和环境用水,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以工补农,做大做强灌区事业,走良性运行的持续发展之路。
座谈会由省水利厅农水处调研员黄明主持。市水利局党委书记李守强在会上就灌区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加快灌区发展应解决好的有关问题做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