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之窗 > 科技成果

石碴地治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0 点击:

本课题所讲的石碴地是指含土只有11.1%-45.4%,质地较粗、石砾或沙石含量较多的土壤,具体包括黄棕壤、黄褐土、棕壤、山地草甸土、红粘土、紫色土、新积土、石质土和粗骨土等9种土壤类别,占南阳市面积的65.94%,约为2558.42万亩。

在我市伏牛山,桐柏山系中的河流、沟谷交互沉积形成的沟谷形成的沟谷土壤(棕壤、黄棕壤、黄褐土、粗骨土等含石砾或沙石的土壤)即石碴地土壤是我市境内山区的主要耕作土壤类型,也是山区农民生活的重要资源,更是他们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和希望。如何治理、开发、利用这类土壤类型,使其造福后代百世,挖掘出其生产潜力,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一大课题。

为了探索这种石碴地农业生产状况,我站受省、市水利部门的委托于1998年开始在南召、淅川等山区设点对石碴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基本上摸清了石碴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并且提出了山区石碴地的治理改造措施,同时对改造后的石碴地农业生产进行深入的试验探讨,试验证明山区石碴地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它不仅可以耕种收获大田农作物,而且还可种植收获优质的林果产品和中药材,使石碴地的利用前景更加广阔。经过治理改造后的石碴地,可以成为山区农民的基本农田,使山区(特别是库区)农村经济和发展有了根本保障,能有效地抑了山区农民滥开荒地的局面,加快了陡坡退耕还草工程的实验。据试验,治理的石碴地可耕种小麦、油菜、红薯、花生、芝麻、经济林果、中药材和部分蔬菜,达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农民私自开垦的皇帝和坡耕地一年只能种植一季红薯或花生,效益极低,农民耕种积极性不高,三、五年后往往撂荒,水土流失严重。几年的试验证明治理开发利用得当的石碴地,比未经治理的石碴地(即私自开垦的坡耕地、荒地、治理未达标的梯地)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95kg/亩年,增加产值约为253.50元/年亩。南阳市各类石碴地的面积达到2558.42万亩,开垦成耕地约占10%即255.8万亩,若能按试验要求标准治理与开发利用一半这样的耕地,将达到127.9万亩优质的山区基本农田,其年增收粮食2.494亿公斤,增加产值3.242亿元,基本可解决60万人的温饱问题。这样,在我市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实施中,可有效地就地安置库区和沿线移民,缓解了工程建设中移民难办的问题。

主办单位: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Copyright ?2019 Powerde by 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阳市建设中路20号 备案号:豫ICP备16022262号-1 技术支持:创想网络